查看原文
其他

中霖 | 谁 在 替 你 做 主 ?

中霖 辛庄师范
2024-08-23



原标题:教学日志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
文 |中霖 


昨日主课,和孩子们聊了聊郴州之行的见闻,然后轮流朗读了一遍打印好的日志。


有小同学在当天的《日知录》中写道:


日知录

早课上,黄老师讲到清醒的入世,雍正说的那段话(注:即‘见道忘山者,人间亦寂也。见山忘道者,山中乃喧也’),我觉得讲得挺好,我准备在辛庄等到清醒再入世。



——这就是我和孩子们之间的道缘吧!



晚上收到三羊班陈晖同学的邮件,得知她们正在做一项工作,计划把我平日的教学日志编辑起来,供更多人参考,询问我的意见。


我回复道:


原本是每日随感,竟让你们付出这么大心力来编辑,实不敢当。

至于 “ 对于日志编辑的总体想法是什么?哪些内容能在多大范围内传播?愿意以何种方式呈现 ” ,我没有太多想法,只要不是正式出版物就行。

作为内部资料,供有缘人免费参考就好。

我本身是出书的,所以我在活着的时候,不会出书。

死了以后,有人有兴趣拿去出,怎么都行,也不需要付版税。


大同学则对课上“独立之精神、自由之思想”这句话印象很深,在这里,我再梳理一下。



这句话,出自于陈寅恪先生,与大学之道一脉相承,然今世学人多有混淆,嘴里说的是“独立之精神”,主张的却是“自由之精神”(自由主义);对所谓“思想”的态度看似是允许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,实践起来却是捍卫其“独立之思想”。


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,此之谓也!


江西九江庐山植物园·陈寅恪墓 

独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

陈寅恪、唐筼夫妇永眠于此 



思想是由一个念头一个念头相续而成的。


而心里产生念头这件事情,太普通不过了,只要你稍微反观内照,就能感知到心里的念头纷飞,此起彼伏


有过打坐经验的朋友,应当更清楚,要想控制念头,是多么困难的事情。


因此,缺乏心的训练的人,精神容易散乱,常常胡思乱想,魂不守舍,心不在焉。


经过一定的修持之后,内心会清明很多,但也很难做到控制自己一念不起



我们说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是心的六种感官,心为主宰。那么“意门”就是通常人们说的头脑思维。


头脑经过逻辑的训练,念头之间可以变得很有条理,当一个人可以很有条理、很有逻辑地表达其心意,可称之为是一个颇有“思想”的人


进一步,通过文字将其思想整理下来,形成某种体系,可称之为“理论”


念头、思想、理论,实质是一个,即人心应感当时的情境而发,形成的一个或一大套观念,它是因“时”而生的。


我们了解某人的思想和理论,需回到当时的情境,体会其是如何用心的,而不是把其观点当作结论来全盘接受,甚至当作教条来奉行。


比如说,这些天读《毛泽东文集》,很受益,但我们的学习态度,与华国锋的“两个凡事”不同。


晚年毛泽东与华国锋握手▲


毛主席指定的接班人华国锋曾说:“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,我们都坚决维护;凡是毛主席的指示,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。”


——这就是执着、僵化和迷信,我们要避免。



人的精神与天地之精神一体,是不学而得的,是天赋予的。故“精神”比“思想”更为本质。有


同学在读王镇华老师的《道不远人德在人心》一书,问何谓“主体”。简单而言,就是“谁在替你做主”,是别人的思想在替你做主,还是你的精神透过“自我意识”在工作?


确立主体,就是自己当家作主人,既不是做某某人或某某党的信徒,也不是狂妄自大、自以为是。


一个人通过不断省思,确立了主体,才能说得上有独立之精神。


王镇华老师照片·拍摄于2019年初 


昨日从周敦颐的《太极图说》,延伸到《易传》里关于“太极”的说法,我们可进一步进入《周易》。


《周易》与周文王有关。周文王姬昌,与他的先祖后稷、公刘、古公亶父具有同样独立之精神,是周人的精神领袖,然其特质和其历史贡献有所不同。


他之所以被追谥为“文王”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《史记》所记载的“文王拘而演周易”。


文王善演周易,现今的《周易》就有文王的整理之功,再经过后世周公和孔子等人推论解读,最终形成了被誉为中国人的圣经、诸子百家之源的《周易》。


郁郁乎文哉,始于文王!


河南安阳 羑里城·文王雕像 ▲


我们今天可以通过班固所著的《汉书·艺文志》,了解一下蔚为大观的周文明


《汉书·艺文志》乃西汉国家藏书目录,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。该书是作者根据刘歆[xīn]《七略》增删改撰而成的,仍存六艺、诸子、方技六略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,另析“辑略”形成总序置于志首,叙述了先秦学术思想源流。总共著录图书三十八种,五百九十六家,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中记载的书籍已大多被毁或失散。


朝代更替,历史的兴衰,与文化、教育的起伏变化,紧密相连。


今日谈教育改革与文化重建,需知道我们几千年辉煌文明的家底,然后有人开始去挖掘、整理和传承——这就是历代儒家从事的工作。


「辛太学」和「夸父班」是洋学堂,不以儒家为本位,但时机成熟,我们愿意为培养“读书的种子”提供条件。




END


▶ 更多中霖教学随笔,见文末推荐阅读







 推 荐 阅 读 


中霖 | 知此义者,方可与走江湖

中霖 | 中国文化的活力何在?民间教育如何突围?

一步步往前走,走出王者的气势

三年制 | 用心经营,生命的奇迹自会呈现

三年制 | 带着清明的觉知,成为堂堂大人


点个在看,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~~~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辛庄师范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